ad
首页 > 热点>正文

圆满落幕乘势而上-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论坛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系列论坛

时间:2024-03-11 04:33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8672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近些年来,得益于坚持不懈地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构建完整产业和供应链,中国汽车市场再创辉煌。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全球第一,汽车出口持续增长。不难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背景下,3月10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网易传媒协办的“乘势而上”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论坛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系列论坛正式在北京开幕,多位行业专家出席探讨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迅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为汽车产业描绘崭新蓝图,也为用户出行带来全新体验。因此,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已经连续六年持续上升,2023年已达33%,相较于2022年增长6%。这种来自消费者的认可也提振了汽车行业对技术革新的热情。各车企持续拓展纯电、混合动力、低碳燃料技术等新能源动力发展路径。

领导致辞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50万辆,渗透率达31.6%,出口120万辆。“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如是说到。他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渗透率超过40%。出口将达到180万辆,占整车出口比例3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升。从全球看,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从中国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他还强调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品质与成本优势已经显现出来,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

而技术多元化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多个可能,随着混动技术的变现,系统效率持续优化。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不断优化,量产混动发动机热效率普遍大于43%,新一代发动机热效率有望接近47%。混动技术已成为车企关注和创新的重点,平台化产品投放加速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新动能,2024年PHEV将贡献1/3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主办方致辞

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向与会人士介绍了汽车与环境论坛的背景。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内卷”严重,比亚迪率先公开叫板“电比油低”,随后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跟上,一起卷!”北京现代也发起反击,强调“油‘比’电强”。

盖世汽车CEO周晓莺

在“卷成本、卷价格”的情况下,周晓莺着重强调了“今年特别要警惕汽车产业的‘拼多多化’”,将产品做到极致的性价比,但是它牺牲的是多样性。

“如果我们的汽车工业呈现出一种‘拼多多化’的产业特征,而且愈演愈烈的话,其实对我们整个行业、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反而应该通过更多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各种模式的创新,让多样性在这个行业里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她看来,中国汽车产业不应该只追求“发展快、发展好”,更应该追求“更可持续的、健康的、良性的发展”,这才是企业更好的担当。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从政策、产业竞争、消费者的角度判断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渗透率的发展路径、新能源内部的关系。

徐长明判断,未来3-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有比较快的发展,渗透率也会继续提高。从政策端来看,目前国家提供了许多税费方面的政策优惠,如车购税、BEV消费税、养路费和车船税。从消费端来讲,消费者更明确地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倡导的大趋势。

从市场端来看,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将较油车进一步提升。其中,从价格力来看,PHEV价格已经低于HEV,跟油车同价或略低于油车,但NEV龙头企业具有继续降价的能力,而且电动汽车的价格降幅比油车要快。从产品力和消费者偏好来看,电动汽车产品性能进步的程度比油车要快,NEV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而主动选择NEV的消费者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

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和消费者使用便利化的角度来讲,燃油车和电动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会是并存的关系。他指出,NEV与油车是竞争关系,共融关系,不是替代关系,NEV与油车各有自己的客户群,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基于此,他认为2023年有发动机的新能源车内需增长速度和渗透率增幅明显高于BEV,未来几年内,这个趋势大概率会得到延续。PHEV和增程不是短期过渡,而是较长时期与BEV并存。

新能源技术路线再思考—燃油与电动的关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在会上抛出了几个问题:欧美电动化步伐放缓,中国电动化加速进入价格战淘汰赛,国外放缓,国内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如何发展?电动化大趋势下,燃油车是否该放弃了?混合动力该如何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

徐教授认为,能源安全、资源安全、双碳目标、国际化和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等综合决定: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必将也必须长期共存、战略互补!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相互竞争,油车仍然不能放弃,发动机技术需持续创新。

各种混动技术路线各有优缺点,混动技术多样化是发展趋势,没有最好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只有最适合企业优势和车型的技术路线。企业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和不同产品定位,需要有不同的混动技术路线组合,模块化、平台化开发是关键。

混合动力变速器技术和产品,国内已实现从跟随到引领。混动是增量市场,尽管竞争开始日趋激烈,但由于自主产品和市场形成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对混动产品企业而言,市场机会仍然很大,成本和性能竞争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混动构型创新、电机电控电传关键零部件持续优化、基于智能网联的混动智能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动动力持续发展竞争的关键。电动和低碳化背景下,混动长期看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混合动力-驾乘体验最优解?

车评人吴佩分享了一个话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混动?

他认为,中国消费者用钱包选出了自己的混动——“中国的混合动力最终走向了串并联,在串并联里面有90%归拢到了P1+P3的这条路线”。

车评人吴佩

他表示,目前来看,P1+P3的混动构型被赋予了新时代的任务,作为一些重载、轻载车辆最合理的、低成本的、具备驾驶平顺性和电感性的解决方案。P1+P3并不是穷途末路,其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他还认为,“我觉得P1+P3拯救了中国,在变速箱做的非常糟糕的状态下,突然把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一次次拯救了回来,这条道路走到今天,我觉得这个混动技术需要继续精进,精进出一整套我们认为的第四代P1+P3整个串并联系统。”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长安汽车实践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从行业研判和长安实践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毋庸置疑,但新能源主导地位拐点加快到来,预计将实现“双50%”的局面——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突破50%;预判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首次超过50%。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

张晓宇还强调,“没有最好的动力,只有最适合的动力。动力类型不应成为用户选择的制约因素,选择权应交还用户,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鉴于用车习惯与购车诉求影响决策,叠加政策法规、地域发展、能源结构等因素,大概率形成多动力类型长期共存的格局。

因此,面向中国及国际多元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长安坚持多动力路线并行的动力总成布局策略,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最优驾乘方案。

长安具备”系统定义-方案设计-部件集成”全栈设计研发能力,任何构型都能做到行业最佳。????????????????????????????????????????????????????????????????????????????????????????????????????????????????????????????????????????????????????????????????????????????????????????????????????????????????????????????????????????????????????????????????????????????????????????????????????????????????????????????????????????????????????????????????????????????????????????????????????????????????????????????????????????????????????????????????????????????????????????????????????????????????????????????????????????????????????????????????????????????????????????????????????????????????????????????????????????????????????????????????????????????????????????????????????

长安汽车率先推出了“蓝鲸动力”,在“动力江湖”获得了领导者地位。国内各品牌在“蓝鲸动力”之后陆续推出各自的动力品牌,而“蓝鲸动力”即将迭代。“新蓝鲸动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用车方案的最优解。

好的发动机及系统级定义是做好混动的前提和基础。长安汽车先后已有9款发动机获得“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殊荣,2024年即将推出最新一代HE混动专用发动机,全面支撑长安高效混动平台打造。

高端对话:混动时代-百花齐放与剩者为王

在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主持的高端对话环节,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华涧新能源联合创始人、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会士辛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副主任姚春德、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齐聚焦“混动时代-百花齐放与剩者为王”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碰撞。

在会上,嘉宾们就“中国式的混合动力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吗”展开了谈论。

辛军认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过去研发出的串并联混动系统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在汽车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会只有燃油车或者纯电动汽车,肯定是多元化,中国式的串并联混动系统刚好有一定的产品带宽,能够涵盖HEV、PHEV和增程,这样对整车厂来说能够大幅降低产品规划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够提高汽车产品的规模效应,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也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徐向阳则认为,混动或者PHEV应该说是一个最优解,而且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我觉得可能到2030年前后,我个人的观点是BEV和PHEV在市场上的占比应该基本上是平衡的关系。PHEV要高速增长才能补上去,既然市场比较大,企业赚钱的机会比较多,对企业来讲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但姚春德则表示,“我个人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补充道,“混合动力技术给了中国登上汽车舞台非常好的机会,我们以前都是跟随,从2002年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之后,我们一直是跟随的,不管是发动机还是整车,我们都是靠合资或者引进人家的技术,我们没有自己的东西,但是混合动力现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现舞台。”

作为媒体人的代表,张齐指出,“中国式混动,其实我觉得它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技术路线,因为本身也是百花齐放,更是现代国内广义的PHEV,就是百花齐放,让大家走向创新,降低成本,给消费者更好的竞争态势。”

除了“中国式的混合动力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吗”,行业专家们还在高端对话这一环节讨论了更多话题,如“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发动机在混合动力技术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和“发动机未来的升级和发展方向”,并且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图片推荐

新华理财网 ©2010-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邮箱:jokeryouxiang@163.com